一、
能夠考驗人生的有兩種狀態(tài):第一個是人生處于低谷,能否涅槃重生的能力,第二個是身處于高峰,能否懸崖勒馬,在繁華之中依然使自身保持冷靜的狀態(tài)。
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,容易被世間紛雜沖昏頭腦,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,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。
人身處在有利局勢下能夠塑造功業(yè),這算是中等的智慧,因為有利的條件是謀事的基礎(chǔ),當你具備有利于條件之后形成結(jié)果,這是自然而然的作為,所以能稱其為中等的智慧,而一個人能夠在不利的狀態(tài)下叱咤風云,才算是真正的英雄,這個時候考驗的才是一個人的心智和態(tài)度。
如果能在低谷之中涅槃重生,才是他自身能力和智慧的最好證明。
《菜根譚》之中說:
長袖善舞,多錢能賈,漫炫附魂之伎倆;孤槎濟川,只騎解圍,才是出格之奇?zhèn)ァ?/P>
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:穿著長袖子的衣服才能翩翩起舞,擁有很多錢才能做生意,這都是無用的表面功夫;能夠守住一葉孤舟渡人過河,能夠單槍匹馬救人解圍,這才是超出一般的奇才。
每個人都想處在有利條件下順勢而為,但問題就出在:不是每一種人生都能漸入佳境,大多數(shù)人生所面臨的都是荊棘滿布,處處坎坷,所以面對這種人生被動的局面時,尤其需要自身具備對抗逆境的精神。
當面對逆境的時候,有人選擇自怨自艾,將原因歸咎于外在的環(huán)境,當然這樣的人最后都會隨著時間流逝,退出人生奮進的歷史舞臺。
而另外一些人則是在面對困境時,將困境當做磨礪自己的砥石,在人生嘈雜的洪流中選擇逆流而上,將不利的局面轉(zhuǎn)化為有利的條件,成功塑造想要的局面。
就像那些功成名就的人,哪一個不是從人生黑暗中摸爬滾打走過來的呢?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“搬磚”生涯。
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(yè)家,叫褚時健,褚橙的創(chuàng)始人,就是在逆境之中“重生”的典型。
馬云在一次獨家采訪中表示:“我很欽佩他,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企業(yè)家精神,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!
二、
褚時健出生于農(nóng)民家庭,在1949年參加云南武裝邊縱游擊隊,先后經(jīng)歷兩次成功的創(chuàng)業(yè)人生,也是褚橙創(chuàng)始人。
他先是在一家煙草公司任董事長,后來因為一些問題入獄,在2001年保外就醫(yī),回家養(yǎng)病,74歲的時候和妻子承包荒山種橙子,開始了人生的第2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在2012年,85歲的褚時健種植的褚橙,通過電商售賣經(jīng)常銷售一空,也成為大家口中的“中國橙王”。
如果說“長袖善舞,多錢能賈”檢驗的是一個人的品格和才能,而“孤槎濟川,只騎解圍”的壯舉,才能體現(xiàn)一個人的偉大人格。
那么當一個人從高位逐漸趨于低谷時,如何面對低谷并且走出這一困境呢?
其中有兩點最重要的核心:第一是理智,第二是從因果的角度塑造條件。
之所以需要“理智”,是因為心態(tài)是決定事態(tài)轉(zhuǎn)機的根源,不光是人在高位的時候要以清醒的態(tài)度審視自身,避免被繁華沖昏頭腦,在低谷的時候更要保持清醒,避免被沮喪懊惱的情緒沖破最后一點希望。
人處低谷時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心態(tài)就是自怨自艾,沒有審視自己失敗的原因,也沒有分析當下的客觀環(huán)境,只是以過度沮喪悲觀的心情來面對當下處境,這樣的人通常會因為情緒問題,永遠失去了戰(zhàn)勝客觀條件的能力。
其二就是“從因果的角度塑造條件”,一個人的成敗都只是事物的表象,正所謂“見相非相”,要看到表象背后形成的根源條件,一個人能夠塑造有利局勢,也是有利局勢背后的條件造就的結(jié)果。
正如《孫子兵法》之中說:昔之善戰(zhàn)者,先為不可勝,以待敵之可勝!
就是說以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,先要創(chuàng)造出不會被敵人戰(zhàn)勝的條件,來等待可以戰(zhàn)勝敵人的機會。
戰(zhàn)場上的敵人是自己的對手,而“生活”也是人生的另一個戰(zhàn)場,而對手恰恰是“自己”,你能夠征服生活,還是被生活征服,關(guān)鍵是看自己面對生活的態(tài)度。
所以一個人要知道背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當下的局面,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有利條件才能改變相應的局勢。
這是身處低谷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,這也是轉(zhuǎn)危為安,涅槃重生的能力根源。